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重庆市委金融工作会议、重庆市科学技术创新大会要求,系统总结分析重庆科技金融发展状况,推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推金融更好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2024年9月29日,西部金融研究院2024重庆科技金融研讨会在江北嘴成功举行。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推动金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需要。活动上,重庆市委金融办副主任裴胜春,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珊珊,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保海分别致辞。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辛代表西部金融研究院科技金融课题组现场发布《重庆科技金融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晓青,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志,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原副总经理级专职贷款审批人、牵头贷款审批人王展刚,上海复星创富执行总经理王萌,领航新界创始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罗雄,西南证券投资银行战略客户小组负责人韩念龙分别围绕“中国AI初创企业的机遇与挑战”“从一个企业的生存,剖析创投发展历史——以粤科金融集团为例”“做好科技金融的逻辑分析及思路和建议”“股权投资赋能新质生产力”“发挥本地创投力量助力重庆打造全国一流的创新生态”“西南证券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学技术创新,不断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进行主题研讨。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委金融办、市经济信息委、市社科联、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指导,西部金融中心高端智库——西部金融研究院主办,重庆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重庆江北嘴金融促进会联合主办,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重庆股权投资基金协会、重庆市科技创业投资协会、重庆市银行业协会、重庆市社会科学发展促进会、重庆市重庆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西南证券支持。来自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部分区县金融工作部门,部分行业协会、商会、科研院所、重点金融机构、创投机构、科技型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260人参加。
据了解,作为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首部聚焦科技金融发展的研究报告,《报告》由重庆市委金融办、市经济信息委、市社科联、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指导,西部金融研究院联合重庆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重庆江北嘴金融促进会出品。
《报告》突出了重庆科技金融大文章的亮点、堵点、痛点。从制度与改革、产品与服务、供给与需求等多重维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重庆科技金融的发展环境、现状、特征等发展成效,并结合上海、深圳、西安等部分科技金融发展较好的代表性地区的创新案例,查找重庆科技金融发展的不足,针对性地探寻推动直接融资的实践新路径。
《报告》是重庆首部聚焦科技金融发展的研究报告,致辞嘉宾对《报告》予以高度评价。
裴胜春指出,西部金融研究院编纂和发布《报告》是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的体现,将有力地助力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水平西部金融中心。他表示,接下来,重庆要逐步推动科技金融高效赋能,逐步推动打造西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地,逐步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金融力量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发展。
杨珊珊表示,江北在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上争当先行示范,围绕“科技兴业之区”战略定位,坚定不移实施“科创强区”行动,全方面实施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迭代升级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促进“四链”深层次地融合,全区综合创新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创新城市前列。作为重庆首部聚焦科技金融发展的研究报告,《重庆科技金融研究报告(2024)》也是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有着非常强的开创性意义。
李保海强调,以研究报告的编撰为契机,要围绕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产出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并寄语出品单位,聚焦科技金融领域前沿动态和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符合实际、利于发展的咨政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刘辛发布《报告》时指出,重庆科技金融发展具有“广大”“新鲜”“率先”三大特征。
“广大”即需求广阔、总量巨大。当前,重庆聚焦构建“416”科学技术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促进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层次地融合。截至2024年8月底,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963.6亿元,比年初增加420.9亿元;科学技术创新票据发行余额95.2亿元、科学技术创新公司债券发行余额100亿元;境内上市公司中,科技型企业占比68.83%;各类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累计培育、支持重庆企业或项目超1600家/个。
“新鲜”即产品新颖、措施鲜有。《报告》显示,重庆在推动科技金融过程中,信贷、保险、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产品多样且创新力十足。以信贷为例,2024年以来,银行机构采取动态利率定价、差异化授信、股债联动等方式,平衡贷款收益与风险,已落地“知识产权挂钩贷款”“科技积分专利价值双挂钩贷款”“认股权+贷款”“新重庆人才贷”“科企梯度贷”“股债联动贷”等创新产品。
“率先”即勇作表率、先人一步。重庆正积极申报创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改革创新,已形成多个全国“首批”“首个”“率先”等标志性成果。如:全国率先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工作,被纳入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通报表扬的典型经验做法予以推广;打造全国首个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产品——“科技跨境贷”,成功入选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全国首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地区,并实现主体、区域、额度“三扩容”。
当前,重庆正深入实施金融支持“双倍增”专项行动。总的来看,科技金融发展力度持续加大、广度迅速拓展、精度不断的提高,不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王展刚从政府部门、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等多重维度做多元化的分析。他认为,在推动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明确科技成果的权属,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积极培育政府主导的创投基金体系,打造服务科学技术创新的担保机构,并充分的发挥政府担保识别风险的作用。科技公司要具有引领创新的真技术,并要重视引育技术、产品、市场领域的人才。股权投资机构要把握好“识别”“判断”“决策”等关键,整合优势资源,以优质的策略和服务,提升对科技公司不确定因素的包容性。债券投资机构要有对科技公司发展前景的分析判断能力,重视时机的把控,根据不同科技企业特性和金融需求匹配差异化的服务。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股权投资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王萌表示,以复兴创富的投资实践看,VC投资要坚持生态投资模式,重视发现“产业深度发现价值,产业生态赋能价值,产业运营提升价值”,通过产投研体系发掘优质项目,再通过产业生态赋能被投企业成长,构造被投资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国资是科创投资领域的主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者。陈志认为,国有创投机构必须坚守单一主业、聚焦投资的定力,要坚持企业本质和市场化运营,有稳定的内部治理结构,顺应时代和市场的裂变,活跃且竞争的企业文化,实现长足稳健发展。
本地创投机构在对地区政策把握、产业发展重点、对接本土优势资源等方面具有不一样的优势。罗雄认为,创投支持重庆科技成果转化要围绕构建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优先支持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在本地转移和转化,促进外地优秀科技成果转移到重庆并迅速实现产业化,推动引入的优质企业和重庆高校产学研联动、互补,形成新的科技成果,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正循环。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突出特征,对于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具有天然优势。韩念龙表示,近日,党中央、国务院释放积极信号,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型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证券公司要持续深化改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坚守合规风控底线,通过股票或债券承销与保荐、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财务顾问、股权投资和产业研究等投行、投资和研究服务,为科技型企业和产业升级服务,促进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
傅晓青建议,在对AI初创公司技术估值的过程中,重视从技术新颖性、市场潜力和团队实力等多个维度考虑。如通过评估其技术的创新程度和领先优势,评价其技术新颖性;分析其技术生命周期,及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市场应用潜力。
刘辛认为,在基础性研究领域,重庆要推动金融服务开展与长期风险相匹配的模式创新,支持空间科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生态力学、量子存储、光量子芯片、量子精密测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基础性研究领域的攻关需求;在应用型创新领域,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汽车芯片、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支撑“33618”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域,金融服务在保障其中长期资金需求的同时,也要利用自身资源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重庆科技金融研究报告(2024)》主编陈银华表示,推动科技金融发展要重视强化科技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可基于科技公司及科技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科技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把握科技金融发展规律,评测区域内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也可基于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打造科创数据要素市场,促进科创数据资源的循环利用。未来,西部金融研究院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学术组织、金融机构、科创主体进行交流协作,积极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继续推出研讨活动、专题报告和咨政建言,努力为高水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西部金融中心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