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些杰出人物的一生,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同伟大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所谓拳拳赤子,殷殷家国。今天,当我们再度翻开他们的著作、聆听他们的思想、思索他们的发现时,会感受到,他们依旧与我们同在。时间能带走他们的身影,却无法带走他们赋予这样一个世界的光辉。那一个个闪着光华的名字,也终将在浩瀚的历史长空中星光永灿。

  凡人不过百年,智者超越时间。我们没机会和可能达成他们的成就与声名,不过没关系,世界也不是只有宏大和璀璨,世界还要有无数细碎等闲。他们负责拓展智识和思想的边界,我们就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里守土安疆。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意义不在终点,而在过程,不在于我们最终站到了哪里,而在于我们走过了怎样的路。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让自己比昨天更好一点,全世界也就因此多了一份美好。

  2024年1月6日,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1949年后民事诉讼法学主要奠基人之一、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常怡在重庆逝世,享年93岁。

  常怡,1931年1月5日出生,山西沁水人。1951年至1960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研究生院求学。1961年8月起在西南政法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曾任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于2001年9月离休。曾担任过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常怡躬耕教坛六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做出了诸多突出的开创性贡献,引领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从发展走向成熟,奠定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他治学严谨,坚持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主编、撰写了多部国家级、部级规划教材,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1月13日,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孙玉石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孙玉石,1935年11月16日出生,辽宁海城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4年留校工作,参加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1983年、1994年分赴日本东京大学、神户大学任教。1989年至1994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1997年被聘为国家教委中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起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科副主任委员。

  孙玉石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卓有建树的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等领域勤勉治学,成就卓著,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著有《孙玉石文集》17卷,代表性著作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走近真实的鲁迅——鲁迅思想与五四文化论集》《中国现代诗学丛论》等。

  2024年1月24日,历史学家、新中国清史学科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戴逸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戴逸,1926年9月10日出生,江苏常熟人。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入北京大学读本科。1948年进入华北大学读研究生。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后,先后在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中国历史研究室、清史研究小组、清史研究所工作。1981年至1987年任清史研究所所长。

  戴逸一生在清史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曾先后组织多个被列入全国重点规划的清史项目,影响推动了中国清史研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曾先后主持编写了《简明清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清史部分、《清代人物传稿》《清通鉴》等大型著作及丛书。其学术著述曾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2002年,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真正开始启动,戴逸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10多年间,他倾注全部心血,团结全国专家学者,推动《清史》纂修工程有序开展。2018年10月,新修《清史》103卷105册3200余万字送审稿完成。

  谌容,1935年10月生于湖北汉口,祖籍重庆巫山县。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1951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翻译、编辑,北京市第五中学教师等。1980年8月进入北京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及第六、第七届名誉委员。

  谌容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75年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万年青》,1978年出版长篇小说《光明与黑暗》,1979年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发表在巴金担任主编的《收获》杂志上。1980年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迅速引发文坛内外广泛关注,作品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等奖,同名电影荣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谌容本人也凭借该片荣获第5届小百花奖优秀编剧奖。还出版有小说《减去十岁》《懒得结婚》等,收录于《谌容文集》。

  2024年2月26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徐崇温,1930年7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6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留所后,先后从事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主要著作有《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民主社会主义评析》《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国际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当代外国主要思潮流派的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有《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42种)、《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丛书》(已出23种)等。

  曾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三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等。

  2024年3月8日,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能鸿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

  朱能鸿,1939年11月1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6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总工程师、副台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

  朱能鸿主要是做天文仪器与方法研究。20世纪60年代参与月球双速照相机和照相天顶筒的研制。1989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架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在1994年7月彗木相撞中拍摄了600多张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照片。1991-1993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参与甚大望远镜(VLT)项目中光干涉合成望远镜的设计,提出具有多光束馈入和瞳孔跟踪等特色研究方案,回国后积极地推进天文光学干涉仪的研究。主持了多项863及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参与中国二代导航卫星系统等项目。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

  2022年3月,国际小行星组织正式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91996号小行星命名为“朱能鸿星”。

  2024年3月11日,古典文史研究学者、教育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勋初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勋初,1929年4月11日出生,上海市南汇县人。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分配至国务院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1957年考回南京大学中文系,师承胡小石等著名国学大师,1959年肄业留校任教。曾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江苏省委省政府“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顾问等。

  周勋初长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诸子学及《文心雕龙》等课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先后出版《高适年谱》《韩非子札记》《文史探微》《九歌新考》《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唐人笔记小说考索》《文心雕龙解析》等学术专著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汇集为《周勋初文集》二十册。此外还在古籍整理、域外汉籍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2024年3月14日,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振香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郑振香,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同年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洛阳工作队队长。1962年起任安阳工作队副队长、队长、安阳工作站站长。自1962年至2002年长期在安阳殷墟遗址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郑振香曾先后参加洛阳烧沟、郑州二里岗、洛阳汉河南县城等遗址的发掘。任洛阳工作队队长期间,参加了洛阳王湾等遗址发掘,并组织编写了《洛阳发掘报告》。任安阳工作队队长后,曾主持和参加发掘了大司空村、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妇好墓、宫殿宗庙区建筑等遗存的发掘工作。在1962年主持安阳大司空村遗址发掘后,郑振香首次利用殷商时期居住和墓葬遗存之间的地层关系,结合出土器物差异,奠定了殷墟文化分期框架。主持或参与编写了《殷墟妇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青铜器》《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安阳小屯》等重要著作。

  2024年3月22日,出版家、学者、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程毅中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程毅中,1930年3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求学。1958年12月,提前分配进入中华书局,1992年正式退休。曾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中国古籍保护协会顾问等。

  主持编订了中华书局文学古籍的整理出版规划,整理了《王船山诗文集》等重要别集,编发了《全元散曲》《李太白全集》(线装大字本)等重要稿件,影印了李善注《文选》(尤袤刻本),策划组织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文》《宋诗钞》《全辽文》《明文海》《全清词钞》等文学总集和《词话丛编》《古本小说丛刊》等大型古籍出版项目,擘画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古小说丛刊”“明清传奇选刊”等古代基本典籍丛书。

  程毅中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小说的研究,成果丰硕。整理出版多部小说类古籍,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二百余篇,建立起将古代小说分为“古体小说”与“近体小说”的概念体系,拟定了中国小说第一次变迁的转折点在建安时期,是一位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学者。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1月出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忠县)。战争年代断续求学,1945年从西南联大毕业。马识途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曾在党内担任过不同的领导职务。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荣誉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名誉主席,四川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中国国际笔会中心理事等。

  著有《清江壮歌》《京华夜谭》《巴蜀女杰》《风雨人生》《夜谭十记》《夜谭续记》《三战华园》《丹心》《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党校笔记》《百岁拾忆》《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等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反映了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表达出一名员的坚定理想和拳拳爱国之心。曾获“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四川省杰出作家”等称号。

  2024年4月7日,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钟秉林,1951年7月出生,北京人。1977年从南京工学院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获得南京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被学校派赴英国留学,1994年获得英国威尔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担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是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钟秉林很关注国家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在中学教育、师范教育、教育系统改革等方面,以及就开设研讨班、免费师范生推出机制等问题均提出了具有推进作用的观点和建议。

  2024年4月14日,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严文明,1932年10月出生于湖南华容。1958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并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史前学与原史学联盟常务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等学术职务。

  严文明长期从事新石器时古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洛阳王湾遗址、河南大司空村遗址、山东长岛北庄遗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的田野考古和室内整理工作,在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文明起源、农业起源等方面都有所创获,在多个角度引领了中国新石器时古学的发展。出版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研究》《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等著作。

  2023年12月15日,上海“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将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授予严文明。这是论坛首次授予中国考古学家该奖项。

  2024年5月1日,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在洛阳逝世,享年97岁。

  陈俊武,1927年3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48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1949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和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部门及单位多个职务。

  陈俊武长期从事炼油、现代煤化工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他领衔设计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催化裂化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工程技术,推动我们国家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耄耋之年指导完成世界首套、全球顶级规模甲醇制烯烃(DMTO)装置的开发应用,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开辟了我国独有的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楷模”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2024年5月22日,学者、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束景南在杭州逝世,享年81岁。

  束景南,1943年12月生,江苏丹阳人。1995年入职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历任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曾任中华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

  束景南长期从事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与文学研究,研究生期间便发表了《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也论孟子的哲学思想》《扬雄太玄创作年》《杨泉天文思想与哲学思想新探》《司马相如游梁年代与生年新考》等论文。1982年以后,他转入对宋明理学、经学、易学以及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的研究,建构了自成学术风貌的“朱子学”体系。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朱子大传》(获中国图书奖等奖项)、《朱熹佚文辑考》《中华太极图与太极文化》《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朱熹年谱长编》(上下卷)、《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王阳明年谱长编》《阳明大传》等。2020年,《中华读书报》将束景南评为“年度学者”。

  魏明伦,1941年出生,四川内江人。7岁学戏,9岁登台,台上扮生净末丑,台下修诗词歌赋。毕生写戏著文,尤擅剧作、杂文、碑赋。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5年起魏明伦开始发表习作,以“一戏一招”的创新精神先后写作《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变脸》《巴山秀才》(合作)、《岁岁重阳》(合作)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戏曲文学戏本。《易胆大》与《潘金莲》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其中《潘金莲》在社会各界引发了长时间讨论。《巴山秀才》获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1980年代起魏明伦开始写杂文作品,引起文坛和社会反响。曾获中国文联颁发的“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他创作的戏剧曾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曹禺剧本奖等。

  2024年6月29日,历史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桂生逝世,享年94岁。

  刘桂生,1930年8月生于云南昆明。1949年初入岭南大学政治历史学系,师从陈寅恪学习中国史,次年9月转入清华大学历史学系,1952年毕业。1953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93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任教,1998年调回清华,同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刘桂生长期致力于党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是“党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先后主编《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图说近代中国》《时代的错位与理论的选择》《严复思想新论》,主持和参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李大钊全集》《孙中山全集》的编注工作。著有《刘桂生学术文化随笔》《史学 史识 文化》等。其成果多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奖项。2021年获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授予的“李大钊研究终身成就奖”。

  2024年6月30日,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家树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宋家树,1932年3月2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安徽舒城。1954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58年该校研究生毕业。曾任核工业部军工局总工程师,核工业总公司军用部总工程师、高级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顾问等。

  宋家树长期致力于特种材料研究,在裂变材料成分控制、核材料工艺、同位素交换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开创性研究,解决了关键技术及制造工艺问题,参与我国第一颗、氢弹核心部件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人才教育培训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组织并且开展核军备控制科学技术探讨研究,是我国核军备控制科技领域的开拓者、核军控核查技术奠基人,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以及多项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日,华裔哲学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成中英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89岁。

  成中英,1935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湖北阳新县。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58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哲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会会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哲学讲座教授等。

  成中英始终致力于在中西比较中挖掘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长年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研究方向主要是中西比较哲学、儒家哲学、诠释学等。他以由《易经》为雏型建立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理论享誉学界。著有《中西哲学精神》《易学本体论》《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知识与价值》《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发微》《新觉醒时代:论中国文化之再创造》等。

  2024年7月12日,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分子反应动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张存浩,1928年2月23日出生于天津。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8月获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

  张存浩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曾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2024年7月15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荣誉资深教授蒋赞初在南京逝世,享年97岁。

  蒋赞初,1927年5月5日出生,江苏宜兴人。1946年考入中央大学,1950年毕业后至南京博物院工作,曾任考古组副组长,并兼任华东文物工作队浙江组组长、苏北治淮文物工作组组长,以及中央考古训练班辅导员。1957年调回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直至退休。

  蒋赞初长期从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史前考古、六朝考古、陶瓷考古与南京地方史的研究。出版有《南京史话》《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江苏社科名家文库·蒋赞初卷》,主编与联合主编有《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发掘报告》《鄂城六朝墓发掘报告》《南京大学文物珍品图录》等,并为《南唐二陵发掘报告》的主要编撰人之一。2009年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称号,2013年由江苏省委、省政府评选为“江苏社科名家”。

  2024年7月27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乐黛云,1931年1月出生于贵州贵阳。1948年进入北大,1952年留校任教。她是新时期具备极其重大影响的学科建设者、学术领导者,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杰出贡献,在比较诗学、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成就卓著。1981年乐黛云主持成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1985年主持创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她还先后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乐黛云的学术著作以及编著、主编的丛书、教材如《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世界诗学大词典》《比较文学原理》等,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乐黛云还先后主持创建了比较文学方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设“比较文学概论”“比较诗学”等课程,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国际汉学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出色人才。

  2024年8月2日,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耿云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耿云志,1938年12月出生于辽宁海城。1964年于辽宁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即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94年1月至1998年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他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与文化史的研究,特别以对胡适的研究闻名学界。从1975年开始,耿云志通过深入研究,对胡适做出更为实事求是的评价,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耿云志著述丰富,发表论文及各类文章数百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孙中山与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等。主要著作包括《胡适研究论稿》《胡适年谱》《胡适新论》《蓼草集》《蓼草续集》《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等,合著有《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上、下)、《梁启超》《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等。

  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4年至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李政道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严谨治学,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力寻突破,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求实求真,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持久而明确的贡献。1957年,31岁的他与杨振宁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他还被授予爱因斯坦科学奖、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政道始终心系祖国的教育、科技、人才事业。自1972年起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改革开放以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科学教育事业进步,为中国科学教育战略布局、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教育培训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2024年8月16日,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沈绪榜在西安逝世,享年92岁。

  沈绪榜,1933年1月10日出生于湖南临澧。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6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156工程处(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前身)工作。

  沈绪榜是中国芯片计算机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65年设计了我国第一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箭载数字计算机,为解决箭载数字计算机小型化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1969年设计了我国第一台中规模集成电路箭载数字积分机,促进了MOS电路的应用发展。1977年研制成功国产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微型计算机,实现了中国芯片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沈绪榜同志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等。

  2024年8月17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周光召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1929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4年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还是美国等9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60年,推导出膺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1961年回国后,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度高压力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与合作者一道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撰有《极化核子反应的相对理论》《膺轴矢流部分守恒》《静质量为零的极化核子的反应》等论文80多篇。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24年10月10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陈先达,1930年12月出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陈先达在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和著述,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四十余项,出版《陈先达文集(十四卷)》《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传统与当代》《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等著作,发表《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文本解读》等文章200余篇,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曾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三次)、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

  2024年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荣誉学部委员丁伟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丁伟志,1931年1月出生,山东潍坊人。1948年起,先后在华东大学、山东大学工作。1951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1953年转入马列学院进修哲学。1955年起,先后在中央政治研究室、马列主义研究院做研究工作。1977年5月至1985年6月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社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1988年3月至1990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丁伟志主要是做哲学、历史学研究,主攻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文化思想史。代表性著作有《对历史的宏观考察》《儒学的变迁》《张载理气观析疑》《马克思主义与宏观历史研究》《历史是多样性的统一》《论历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论历史的暂时性、变罕性和阶段性》《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重评“文化调和”论》《中西体用之间》《裂变与新生》等。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1日,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在美国爱荷华去世,享年99岁。

  聂华苓,1925年生于武汉。1949年与家人到台湾定居,从事文学创作,曾在台湾大学任教,在东海大学兼课。20世纪60年代定居美国,任教于爱荷华大学。

  1967年,聂华苓与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创办“国际写作计划”,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作家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国际上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谢默斯·希尼等,中国作家如萧乾、丁玲、王蒙、冯骥才、汪曾祺、莫言、王安忆、苏童、迟子建等都曾参加过爱荷际写作计划。聂华苓因此而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聂华苓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等多部作品,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语言。1990年,她的小说《桑青与桃红》英文版获颁“美国书卷奖”。

  2024年11月12日,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刘杲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刘杲,1931年5月出生,湖北武穴人。1951年从武汉大学工学院肄业。曾任《学习生活》《七一》杂志编辑,1965年调入文化部工作。1972年后,他历任国家出版局党组秘书、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79年后,他曾任国家出版局出版部主任,文化部出版局副局长,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党组副书记,并兼任国家版权局副局长。他还曾担任著作权法起草小组组长,出版法起草小组组长。

  1992年,刘杲任中国编辑学会首任会长,直至2006年连任三届会长,为开拓中国编辑学学科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代表著作有《刘杲出版文集》《刘杲出版论集》《出版笔记》《著作权工作笔记》《我们是中国编辑》等。

  2024年11月14日,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专家、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金冲及,1930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史学系。历任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教务部副主任、教学科学部副主任;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研究人员、文物出版社总编辑;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及复旦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史学会会长;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及第八、九届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还曾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金冲及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代表作有《辛亥革命史稿》(与胡绳武合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生死关头:中国的道路抉择》《决战:、蒋介石是怎么样应对三大战役的》等。主编《传》《周恩来传》《传》《朱德传》《陈云传》等领袖传记。他先后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2024年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聘为客座教授。自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回中国大陆讲学。先后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1993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2007年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后定居南开大学。

  叶嘉莹主要是做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曾获得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4中华文化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荣誉。

  荣如德,1934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50年初,荣如德先生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1年开始有效学习俄文,1953年3月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于翻译教研组。1956年,被派往北京参加全国俄语统编教材的编撰工作。1957年初,荣如德先生从学校离职,以译书为生。20世纪60年代初,荣如德被上海编译所筹备处吸收成为所员。1996年受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2005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近70年的翻译生涯,荣如德翻译了大量优秀的俄语、英语文学作品,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奥威尔《动物农场》、狄更斯《雾都孤儿》、斯蒂文森《金银岛》《化身博士》、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萨克雷《名利场》等,涉及小说、戏剧、童话故事等多种体裁,其译文以传神、准确、流畅著称,得到了翻译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可。

  2024年12月4日,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琼瑶在台湾逝世,享年86岁。

  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原籍湖南衡阳。1949年随父母到台湾生活。中学时开始写作生涯,1955年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1963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窗外》并成名。1964年出版长篇小说《烟雨濛濛》与小说集《六个梦》等作品。1975年推出长篇小说《在水一方》。1985年进入影视剧制作行业,推出的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大获成功。1989年出版自传《我的故事》。1990-1993年,制作的电视剧《婉君》《梅花烙》等播出。1998年编剧并制作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播出,后获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电视连续剧。2001年编剧并制作的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播出。2018年整理出版《琼瑶全集》。2019年完成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

  在六十余载的写作生涯中,琼瑶创作出七十余部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打动人心的文学形象,吸引了一代代读者,在华语文化圈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两岸文学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