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高新区电气装备产业园区内的伊顿公司平顶山工厂生产车间内,数十台AGV(自动导引车)来回穿梭,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流转,“通过技术赋能,仓库库容较传统仓储提升了80%,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将库存准确率提升至99.9%。”车间负责人的自豪,恰是高新区“质量强区”战略下企业蜕变的缩影。从“跟跑仿制”到“领跑创制”,从“单机制造”到“集群领航”,质量早已跳出“合格线”的范畴,成为产业进阶、区域崛起的内生“核动力”。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高新区将“质量强区”置于发展全局核心,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体系,织就一张覆盖技术创新、品牌提升、标准引领、人才培育、智慧监管的支撑网络。顶层设计的“导航仪”精准校准方向,让质量变革成为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引擎”,蹚出了一条以质促效、以质提能的高水平发展之路。
服务与机制的创新,为质量根基筑牢基石。专业“质量管家”团队上门赋能,推动50余家企业顺利拿下ISO9001等体系认证。作为重点帮扶试点,助力5家中小企业通过认证实现管理蝶变——科隆新材料凭全流程质量管控跻身全国优良案例,伟业新材料以数字化管理创新入选省级优良案例,以标杆效应激活区域质量变革。
卓越绩效模式扎根厂区,“龙头+配套”质量联动体系更成纽带,龙头输出的标准经验,带动中小企业产品合格率平均提升20%,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生态愈发蓬勃。今年上半年,高新区进出口额突破2亿元,同比激增244.8%——其中电气装备产业贡献1.86亿元,贡献率达86%,“高新造”正沿着全球供应链走向更远的市场。
质量与营商环境的融合,更让“高新标准”向“行业准绳”跃升。锚定“全国标杆、全省示范”目标,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全市首家营商环境监测站为支点,主持起草《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通用评价指南》《政务诚信评价通用指南》两项团体标准,申报河南省数字营商环境服务标准化试点和国家级营商环境促进标准化试点,还参与编制了《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指南》《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实施指南》2项国家标准。“审批-监管-服务”三维标准矩阵筑牢框架,“标准+信用”监督管理模式激活效能,这场以标准为笔的书写,让“高质量”有了更具体的注脚。
而微观层面的技术突破,正筑起产业升级的宏观高度。2024年,高新区斩获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称号,“百名博士进高新”成为全省科学技术创新典型案例。博士团队扎根车间实验室:在电气装备企业,“智能能效优化算法”让高压开关损耗降低18%;在尼龙新材料实验室,“分子结构调控技术”让高端尼龙纤维强度提升25%。当尼龙高端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当矿用防爆电器成为“中国制造”标杆,当中小企业在“质量特派员”帮扶下实现合格率跃升,这片土地正经历一场由质量驱动的深刻变革。
高新区以产业链为脉络精准攻坚,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推动产业升级与质量提升深层次地融合,形成可持续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体制机制,成为高新区的实践路径。
电气装备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正是“一链一策”的生动样本。以龙头平高集团为核心,巨高智能电气工业园、华拓电力装备产业园、跨境装备制造产业园协同联动,形成“高压超高压设备主导,中低压设备为翼、配套产业健全完善”的立体化格局,“产业关联、生产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的效应持续释放。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的跨越更具代表性:凭借生态化设计、基础设施降耗、清洁能源替代等6大减碳策略,从“绿色工厂”升级为河南省高压开关行业首家“零碳工厂”;4个省级研发平台、14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9项)、3项参与制订的国家标准、20余项软件著作权,为质量筑牢技术根基。2024年,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产品覆盖国内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8个地级市,还出口巴西、印度、印尼等10余个国家,“高新质量”的底气愈发厚实。
尼龙产业的“质绿双驱”,则绘就了循环发展的壮阔图景。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省长质量奖”企业,通过建立实施企业特色质量管理模式,自主研发“10万吨/年艾斯安装置”,实现了“己二腈”的完全替代,打破国外垄断,其生产的PA6、PA66原料,经美声公司等中游企业精密加工,成为电子电器、汽车核心组件的“筋骨”,下游产品更远销30多个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织就“中国经纬”。而产业链内部的“绿色闭环”更见功夫:神马尼龙化工与氯碱发展公司构建的“液氯→固体光气”闭环,年减危废5000吨;工程塑料公司的冷却水回收技术,年省新鲜水120万吨。每一份资源效益的精准释放,都在为可持续发展写下鲜活注脚。
“国内30多个省市的高速公路入口、公路、重点桥梁隧道、物流园区、矿山、石油、港口的无人计量称重设备和系统是从平顶山高新区走出去的。”平顶山电子衡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广清以计量企业特有的精度执念,勾勒工业文明的质感。这份坚守让企业接连斩获“省重点服务企业”“主任质量奖”等荣誉,ISO9001等体系认证更如隐形勋章,印证着每一次计量的可靠与严谨。
从技术“跟跑”到规则“并跑”“领跑”,高新区的突破,藏在“标准化+”领航战略的实践里——鼓励企业将核心专利转化为先进标准,让“标准话语权”成为质量竞争的关键筹码。
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故事,便是“标准突围”的典范。企业自主研发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的基本工艺达世界领先水平,28项专利筑起技术壁垒:反应温度波动控制在±0.5℃,产品纯度稳定在99.9%以上,连德国客户都惊叹“从未见过如此稳定的批次质量”。更具战略眼光的是对标准的争夺:2022年牵头制定TCIESC84-2025团体标准,将“连续结晶提纯”“惰性气体保护”等核心技术纳入规范,推动全球市场占有率从35%跃升至60%;参与编制《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准则规范》GB19041-2024时,提出的“智能联锁防爆系统”要求被纳入国家标准强制条款,让“神鹰标准”成了行业信任的代名词。从企业到产业链,这场由标准引领的质量跃迁,正让高新区成为行业规则的重要参与者。
质量提升,离不开硬核基础设施的托举。按照“立足高新区、辐射尼龙城、影响豫西南、占领大中原”定位,“河南省能源及尼龙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标准运营,成为服务产业的“技术后盾”。
围绕主导产业,中心建成高分子材料、电气安全、精密测量等专业实验室集群,扫描电镜、全自动试验机等高端设备齐备,可实现26种尼龙产品、16项关键参数就近检验测试,CNAS、CMA权威双认证更添公信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窗口的设立,则让服务更“对味”:整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测试、品牌培育、知识产权等全要素资源,企业“进一扇门”就能办完政策咨询、需求对接、业务办理等事项,彻底告别“多头跑、反复跑”。每年服务企业超千家,出具报告数万份,为公司可以提供了实打实的“技术底气”。
如今,质量已融入高新区的产业血脉与城市基因。2023年11月,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目前已拥有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智能车间,以及24家主任质量奖企业、4家市长质量奖企业、1家省长质量奖企业。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项标准确立、每一个品牌崛起,都在彰显质量的巨大能量——它是跨越式发展的“永续引擎”,更是照亮前路的“价值灯塔”。
质量强区不是终点,而是持续精进的起点。未来,高新区将继续以质量为核心纽带,把技术突破、标准创新、产业协同拧成一股绳,让‘高新质量’成为更硬的品牌、更实的底气,在高水平发展的赛道上持续领跑,让这片土地因质量变革而焕发更持久的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上海一茉莉奶白门店天花板掉落致一人身亡:事发于开业第一天,死者为17岁男店员
陕西西汉高速一隧道多辆货车相撞,网友称堵车超4小时,交警:未造成人员伤亡
应对谷歌Pixel设备锁BL风险,GrapheneOS宣布与主流安卓厂商合作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千元大厂主板!技嘉战鹰B850M FORCE WIFI6E评测:一键降低9ns内存延迟
运动品牌迪卡侬涉足家电领域,推出 199 元便携式蓝牙音箱 PS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