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河北向钢铁强省迈出了重要一步,彰显了河北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锻造钢铁工业强国的态度和担当。”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河北为什么要为钢铁业打造省实验室?它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这是10月9日,唐钢高强汽车板有限公司职工正在检查镀铝板外观质量。(河北日报资料片) 赵 辉摄
省实验室是全省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综合类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全链条研发活动,旨在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2017年,浙江启动建设省实验室。此后,广东、山东、湖北、河南等省份,也纷纷延请学术大腕,发力省实验室建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这样阐述:布局建设省实验室,既是地方层面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的主动探索,也是地方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突围的迫切需要。在国际科技环境复杂多变和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迭代嬗变双重背景下,区域竞争已不再表现为争夺某一龙头企业落户或是重大项目落地,而是向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竞争延伸,通过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构筑先发优势。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河北是钢铁大省,拥有特有的产业结构和天然的区位优势,在这里,攻克的技术可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实验室的建立是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河北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
河北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钢铁产业产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省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全国排名第一,不仅拥有河钢集团这样的大集团,还形成了全国最大钢铁产业集群。
在钢铁领域,河北有华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等一批以钢铁冶金专业见长的高校,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组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也诞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比如,国际首创近零碳排、超短流程熔盐电解制备钢铁技术和焦炉煤气零重整氢基竖炉直接还原技术;国内首发极端服役环境铁路辙叉用高氮高锰钢、高强高韧超厚海工齿条钢等多项产品;2060毫米断面不锈钢复合卷板打破国内最宽纪录……
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钢铁看唐山。唐山衔接京津,是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
“河北钢铁产业实力雄厚,但大而不强、强而不尖,主要表现在研发力量缺乏有效整合,研发投入相对分散,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环节衔接不畅,导致高附加值产品缺乏,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不强。”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燕赵钢铁实验室要做的,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目前,实验室已在华北理工大学测试中心、曹妃甸研发中心和河钢集团科创中心建设3个主基地,实施关键共性、前沿引领、现代工程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在邯郸武安市建设实验室分中心,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与北京科技大学等共建8个联合创新平台,扩大创新生态圈;与河钢集团、首钢京唐公司等共建30个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样板工厂。
“我们不是传统科研机构,我们要做高校做不了、企业又不愿做的事,要承担能解决国家战略所需和‘卡脖子’问题的科研任务,让钢铁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华北理工大学教授、燕赵钢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志南说。
11月27日,在华北理工大学测试中心,研发人员正在调试电子显微镜。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
“省实验室是带有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基因诞生的,在人事、财务、薪酬、科研组织等方面都有自主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在管理上,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科学家治理,让实验室具有科研立项自主权,确保能快速部署科研任务。
据介绍,省实验室采取省科技厅主导、地方政府主建,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组建思路。比如在资金投入上,河北建立省市共同投入机制,探索并实行财政资金引导、企业投入为主、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
2023年以来,省科技厅连续两年,每年定向支持实验室1800万元。同时,唐山每年按照不低于省级财政支持资金标准支持省实验室建设。实验室还与河钢集团等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开展项目合作,撬动共建单位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
“获批筹建至今,实验室共筹集研发资金1.49亿元,用于开展科研工作。”杨志南说。
遴选实验室研发团队负责人时,实验室聚焦行业顶尖人才的培养引进模式,实行“院士+省内专家”双首席科学家制,集聚高水平科研人才。
项目承担方式上,由院士团队领衔,青年科技人才主要负责,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在充分发挥院士专家“把方向、定大局”作用的同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大胆创新。
评估体系方面,实验室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类型人才采取分类考评和多元激励模式,探索设立绩效考评特区,对研究周期较长的前沿基础研究,采取年薪制和延长考核周期等措施。对集智攻关项目,探索放宽绩效考评等级约束比例。
“实验室提倡以科学家为中心。”杨志南说,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出发点是科学探索,怎么有利于科研,就怎么去做。
目前,燕赵钢铁实验室已集聚高水平科研人员37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5人、有高级职称的276人。
高分辨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探针、超声波疲劳试验机、热模拟试验机……谈起实验室的装备,杨志南如数家珍。
“选对人,给足钱,放手干。”熔盐电解铁项目负责人、华北理工大学教授梁精龙告诉记者,这是他选择加入燕赵钢铁实验室的原因。
11月27日,在华北理工大学测试中心,研发人员正在操作连铸坯凝固过程热模拟试验机。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
12月3日,在燕赵钢铁实验室曹妃甸研发中心,记者走进刚投用的中试基地,工人正在调试百公斤级以上熔盐电解熔炼浇注一体化设备。
这里生产的是4N级高纯铁,纯度达到99.99%以上,采用的是全新熔盐电解铁工艺。“这项工艺可以实现高纯铁低成本、规模化生产,较传统工艺碳排放降低95%,生产周期缩短20%。”梁精龙说。
技术高端,但如何实现产业化却是个难题。“在实验室里,我们研发的成品量级只能按‘克’计算。”梁精龙说,想产出更多,就得搭建中试产线,但原料采购、产线布局、运行管理,对研发团队来说,投入大、链路长、门槛高。
正在他们苦寻良策之际,去年,燕赵钢铁实验室的筹办给项目带来转机。唐山曹妃甸区政府投资3.2亿元,建设曹妃甸研发中心,不到一年,科研办公楼和全流程中试基地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实验室组织专家,着手对梁精龙的项目做可行性评估。“技术有何创新性?市场前景在哪里?对这些问号,心里先要有底。”杨志南说,经过对项目技术积累、行业前景、团队协作等深入调研,他们决定投资530万元,用于该项目的中试产线N级高纯铁,一年多来,燕赵钢铁实验室坚持集智攻关,努力建设成解决钢铁领域重大问题的创新联盟。
这个创新联盟,聚焦钢铁资源综合利用、钢铁能源绿色高效、钢铁流程数字智能、钢铁品质提质增效等4个主要领域,立足开展“顶天立地、一体两面”的科技创新。
钢铁行业是CO(一氧化碳)排放大户,在钢铁行业中烧结机头CO排放量占22%。
为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验室通过烟气大数据与工艺优化等手段,攻克了烧结烟气CO无法有效治理、脱硝成本高等难题,实现CO和氮氧化物低成本高效治理。
“技术方案已经成熟,三个月后将在我们企业落地实施。”金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孙志刚说,这项技术可以让他们每立方米CO排放浓度降至2000mg,优于目前先进指标3000mg,脱硝运行成本降低10%。
瞄准世界钢铁业发展前沿,目前,实验室以突破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为目标,部署了钢铁近终型制造技术、近零碳排放电炉流程技术、资源高效与循环利用、先进钢铁材料制造与加工、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技术等一批重大研究任务,推进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升级、产品结构优化、绿色技术研发、产业链条延伸。
人们对燕赵钢铁实验室的未来充满期待——建成一流钢铁创新平台,聚集一批一流领军人才,攻克一批钢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钢铁行业全流程技术创新集群,打造钢铁领域世界一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河北将在重点产业领域扩大省实验室布局规模,但不是盲目‘树旗子’‘铺摊子’,而是坚持‘成熟一个、启动一个、见效一个’的原则。同时,积极探索实践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有利于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有利于实验室高效运行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把省实验室打造成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标杆和典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王育民)
创建省实验室,面向的产业领域应具备以下条件:产业规模应为千亿元以上,位居全国前五,或者目前具有较大竞争优势,产业规模有望在省实验室建设期内(3-5年)突破千亿元,且位居全国前三。省实验室所在地市相关产业规模还应位居全省第一,或者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三,创新基础(主要指创新人才团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储备量等)应位居全省第一。
省实验室牵头单位应为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成立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和高水平人才团队。
在组建模式上,省实验室不定行政级别,实行目标导向、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2022年6月,河北在全国率先启动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行动,加快实现“绿色突围”。
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其中,高铁车组制造增长1.9倍,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增长1.9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1倍。
立足优势,直面问题,我们需要把分散的力量集结起来,形成合力,集万钧于一点,推进河北钢铁再上层楼。
“实验室的建立,恰逢其时。”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燕赵钢铁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朱立光说,现在正是河北钢铁产业要转型、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
在这里,“院士+省内专家”双首席科学家制正在酝酿,力争到2035年,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和领军人才。
为加速研发一流科研成果,实验室还采取“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方式多元化筹措资金,以“企业出题、实验室答题”方式开展目标和需求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活动,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贡献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走进燕赵钢铁实验室曹妃甸研发中心,这里既有高端精密的实验仪器,又有量身定制的中试车间。
实验室串起了科学技术创新的“最初一公里”和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成果转化全链条,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开花。这里是实验室,更是产业转型的“试验场”。
我们期待着,燕赵钢铁实验室敢为人先,在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上实现突破,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
我们期待着,燕赵钢铁实验室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只争朝夕的拼劲,集聚、激发全省科研活力,在钢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上尽快突破。
我们期待着,燕赵钢铁实验室进一步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支撑引领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事不避险,行不畏难。成立燕赵钢铁实验室,再次吹响了河北向钢铁科技前沿进军的号角,锚定目标、迎难而上、加压奋进,我们一定能在燕赵大地起高峰,为我国钢铁工业高水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王璐丹)
近年来,全国省实验室建设蓬勃展开,省实验室人才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探索出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经验。
经过梳理发现,各地省实验室大多通过引育方式多元化、服务保障精细化、激励机制灵活化,念好“人才经”,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以“高标准”引才。多地省实验室广泛通过项目合作、人才招聘、高端猎头、揭榜领题、开放课题、学术峰会等多元化渠道招揽所需人才,还与院校开展联合培养进行人才储备,让众多有科研共识和发展的潜在能力的人才加入实验室。
例如,良渚实验室提出“特别优秀者,不唯帽子、不唯资历”的引才条件;闽都实验室聘任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工程院院士为兼职研究员;甬江实验室设立“伯乐奖”,诚邀社会各界人士举荐优秀人才。
以“新机制”用才。多家省实验室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弹性用人机制,同时,试行突破学科界限的“大兵团作战”方式,推进科研队伍、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高效无缝融合。例如,湖畔实验室面向市场需求设立科研项目,与高校院所共同定义科学课题、攻克技术难题、解决产业问题,形成了技术和业务双轮驱动的正向循环。
以“强能力”育才。省实验室致力于通过研究生联培、导师团队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等方式,打造科研攻坚的人才蓄水池,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例如,季华实验室设立每年不少于1500万元的青年创新基金,给予合乎条件的创新性项目最高100万元的创新经费支持,成立了青年创新学社促进学术交流;生物岛实验室先后获批国家和广东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系列职称自主评审权等,成立培养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黄埔学院。
以“优环境”留才。紫金山实验室实行特殊贡献额外奖励机制和完善的绩效奖励机制,协助人才申请国家省市级项目和奖励,并把创新成果大部分权益交给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员。松山湖实验室按岗位等级匹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赋予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和团队建设自主权,并为人才提供周转住房和租金补贴,配备专人全程协助子女入学申请,开通医疗绿色通道,启动员工帮助计划等。(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工作电脑私藏64G不雅视频被开除!员工:存了,但没看!赔我41万,还要一路告!
一员工在工作电脑中私存64G的不雅视频和图片结果被公司发现,公司怒将其开除!员工不服:我存了,但没看!公司是违法解除!双方闹至法院,结果会怎么判?一起看案例!事件回顾黄某于2007年7月2日进入上海某公司工作,担任软件测试工程师。
成都武侯区法院解读“女子遭家暴16次”案:为何没定性为故意杀人,为何不能判死刑
(原题为《关于被告人贺某阳故意伤害、虐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的说明》)来源:武侯法院微信公众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法律法规,满足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的驾驶出行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的需求,近日,公安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丨xk他是中国的一名富商,耗费8亿元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可梦想落地成为现实的时候,他却在4年后莫名其妙的死去。他就是张晖,上个世纪末海南岛旅游业的龙头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