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哑铃形标准试棒在拉伸实验前,应该按标准描写标距线,用于测验金属材料的断后伸长率;关于原始标距的符号和运用,标准GB/T 228.12010中有如下规则:
原始标距的符号:运用小符号、细划线或墨线符号原始标距,但不得运用会引起过早开裂的缺口符号,不经机加工的试样,能够符号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有时能够在其外表画一条平行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符号原始标距。断后伸长率的测定:原则上,开裂处与挨近的标距符号的间隔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丈量方为有用, 但假如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则值,不论开裂方位处于何处丈量均为有用。如开裂处与挨近的标距符号的间隔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时,可采用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现在有些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描写原始标距的开始点,而是用打点机打出一系列接连的点,在断后标距丈量时再以开裂处为中心确认原始标距的开始点,这样做能够有用的防备呈现开裂处与挨近的标距符号的间隔小于原始标距的1/3的状况。
1.如不符号原始标距的开始点,则标准中的“开裂处与挨近标距符号的间隔”、“套叠的原始标距”、“移位法”就没有一点含义了。
2.如不符号原始标距开始符号,那么关于标准中平行长度的规则,就无法确认,从而无法确认夹持方位。